洞头政协一件惠民提案让海岛群众在家门口“邂逅”书香
发布日期:2025-09-10浏览次数:

“没想到家门口的城市书房真的建起来了!”看着洞头区北岙街道新城区城市书房的崭新模样,区政协卫生界别林炜委员一行难掩欣喜。

其实,新城区城市书房的落成与区政协的一份集体提案密不可分。从区政协九届三次会议期间卫生界别提出《关于在新城区设立城市书房的提案》,到如今城市书房正式落地惠民,短短一年时间,洞头区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行动力,让一份份民生期盼变成现实可感的民生实事,为海岛群众织就了一张触手可及的“文化幸福网”。

新城区作为洞头区人口密集的核心居住区,周边涵盖多个住宅小区、学校及商圈,却长期缺乏公共阅读空间,周边居民群众想看书得跑老远,对于老年人和小朋友十分不便,居民盼了多年的“家门口书房”始终是块空白。洞头区政协卫生界别委员在调研中发现,片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短板”不仅让居民阅读不便,更让青少年缺少正向引导的学习场所。

为此,卫生界别林炜等委员在提案中明确建议:在新城区选址建设城市书房,填补公共服务空白;同时优化借阅便利度,探索提升人脸识别等技术应用,让书房真正“好用、易用、常用”。这份聚焦民生期盼的提案,迅速引起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成为推动城市书房建设的“催化剂”。

提案提出后,区政府、区政协第一时间召集区住建局、区文广旅体局等部门进行专题研讨,推动将城市书房建设纳入新城广场片区改造重点项目,并列为全区年度民生幸福要事。为让书房既“便民”又“实用”,各部门反复踏勘选址,拟定紧邻新城广场的税务局一楼作为建设地点——这里距住宅区步行仅5分钟,辐射洞头剧院、置信新天地等核心区域,能最大限度覆盖学生、老人、年轻家庭等多元群体。

建设过程中,多方协作的“合力”持续迸发:区税务局给予积极支持配合,及时向上级部门申请房产使用权调剂事宜,为书房提供场地支持;区住建局从科学选址到精心施工,全程“挂图作战”、精益求精;区文广旅体局全程参与功能规划,确保藏书品类贴合居民需求;北岙街道更是化身“协调员”,组织辖区青年出谋划策,面向社会招募运营主理人,让书房从设计之初就融入“民智”。从方案申报通过到设计修改、施工建设,各环节无缝衔接,原来的“闲置空间”逐渐蜕变为洞头城区“文化新地标”。

走进城市书房,明亮通透的空间设计令人耳目一新,设施井然有序,浓郁书香漫溢其间,1.2万余册图书整齐排列,24小时自助书房、亲子阅读区、多功能沙龙厅等区域划分清晰,母婴室的贴心设置更是让带娃家庭倍感温暖。

从一份提案的“纸上构想”,到一座书房的“实景呈现”,背后是洞头区政协和界别委员“良言良策解民忧”的担当,更是区委、区政府“把民生实事办实”的决心。正如林炜委员所说:“政协提案不是‘终点’,而是推动民生改善的‘起点’。”

更值得期待的是,书房将突破“单纯阅读”的传统定位,计划引入非遗培训、文创展示、咖啡轻食等“文化+生活”业态,定期举办读书会、亲子研学等活动。“这里不只是借书的地方,更会成为居民下班后的‘充电站’、孩子们的‘第二课堂’。”北岙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满足需求”到“创造价值”,书房正朝着委员提案中“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加速迈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