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康养产业发展的协商建议
发布日期:2021-08- 23浏览次数:字号:[ ]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动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涵盖养老、养生、医疗、文化、体育、旅游等诸多业态的康养产业成为备受关注的新兴产业,全国各地都提出覆盖不同重点及内涵的康养经济及产业规划,积极打造康养产业。洞头区委区政府顺应形势发展,在2019年召开的区委一届五次全会上提出“聚焦生命健康,培育蓝色康养发展引擎”;2020年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生命健康岛”建设列为主要目标和重要工作,各相关职能部门立足海岛实际、突出发展特色,按照“近、中、远”发展思路,通过整体谋划、政策争取、项目招引,合力促进康养产业健康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由于概念理解偏差、政策碎片化、产业不完善、专业人才匮乏等原因,康养产业发展还处于低、小、散阶段,供给端对内不能满足人口老龄化需要,对外不能准确定位产业发展目标集群,中高端的供给更是难以实现。

一、产业定位认识不足,概念理解有偏差。《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是康养产业第一份全国性规范文件,该文指出:“康养旅游是指通过养颜健体、营养膳食、修心养性、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使人在身体、心智和精神上都达到自然和谐的优良状态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因此,我们可以把康养产业理解为一个以康养活动为中心集聚起来的综合性产业,至少涵盖养老、养生、医疗、文化、体育、旅游等领域,社会各类群体在其生命周期内都存在对康养产业的需求,而不局限于老年人或亚健康群体。但是,在调研中发现,我们对康养产业的理解尚不全面,一些部门和业主将康养等同于传统的“养老”或“医护”服务,有的则将康养产业狭义理解为通过休闲旅游,达到养生目的,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理念在产业发展中未展现。

二、产业体系不够完善,产业融合待提升。我区康养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原有的旅游、民宿产业主要依赖海洋禀赋与海岛自然景观,服务能力上仅能满足食宿、观光和简单休闲旅游等浅层次需求。一些新建康养项目开发过程中,缺乏特色品牌、缺乏文化内涵,容易陷入同质化竞争、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泥潭,真正意义的康养产品与服务较难实现。从产业宽度看,与医疗保健、养老养生、文化旅游、工业制造、体育健身等的融合未形成,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联系不紧密,缺乏政企合作、企企合作的探索,全区范围的大康养产业联盟起步难。从产业深度看,我区康养行业尚未形成能够针对各个年龄层次、不同健康状况群体提供全方位康养服务的企业矩阵,更谈不上形成产业闭环。

三、政策保障有待突破,社会资本引入难。一方面,康养产业项目要有一定的规模,能够容纳生态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度假、运动娱乐等多元化的叠加业态,因此前期投入较大、回报周期偏长,亟需通过积极的政策扶持撬动社会资本进入康养领域。另一方面,虽然洞头自然资源禀赋较高,具备发展康养的一些先天条件,但受区域面积小、人口基数少、土地资源有限等因素制约,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较低,再加上我区现有的政策保障力度不足,缺少土地、税收、金融、水电气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和资金支持,导致项目招引难度大。同时,相关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协同不够,以“医养结合”工作为例,“医”和“养”分别由卫生健康局和民政局管理,同时还会受财政、文旅等部门的影响,最终难免出现“九龙治水”或相互推诿的局面。

四、专业人才极度匮乏,亟需引进和培养。从单纯养老需求看,从事养老服务的人员素质较低。截止目前,我区共有各类养老机构16家,床位1176张,从事养老护理岗位的人员43人,其中持有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的仅18人,服务人员普遍年龄层次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技能培训不足,侧重于日常生活照料,缺乏专业护理、心理疏导、临终关怀等专业服务。再加上养老服务行业的社会认同感明显低于其他行业,使养老、护理机构面临招人难、留人更难的窘境。从全面发展产业看,发展产业所需的复合型高端人才非常短缺,能够挖掘康养文化、研究康养新产品、开发康养新服务的人才几乎没有,康养产业的发展遭遇严重的人才瓶颈。据了解,卫生健康局康养办现有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6名,均为医疗卫生专业骨干,非康养产业复合型人才。

为此,委员们协商建议:

一、加强宏观引导,提高思想认识,确保常态推进。康养产业是洞头“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区委区政府应以全局思维和整体观念,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一是要完善顶层设计。用科学合理的规划引领康养产业有序发展,明确康养产业发展思路、目标、任务、措施,并做好与“十四五”规划、旅游规划以及各类专业规划的统一与衔接,完善康养产业政策、法规、标准与评价体系,跟进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生态环保、诚信记录作为康养企业准入或退出的重要依据。二是要强化组织领导。康养产业是横跨多个行业的业态融合,涉及多个部门,建议成立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由发改、经信、财政、民政、卫健、文广旅体、自然资源规划、投资促进中心等部门为成员的“康养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完善协调管理体制,形成工作合力,避免多头管理与缺位错位问题。三是要加大宣传力度。要通过广泛宣传康养产业的相关概念,帮助干部群众弄清“康养产业”这一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认识到康养产业涉及到生活与生产的诸多方面,进而形成全社会都来支持康养产业发展的统一认识、强大行动力。

二、提升传统产业,挖掘优势项目,打响特色品牌。发展康养产业,既是我区坚持定力、坚守特色的一种转型发展方式,更是锚定发展方向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对于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要在传统海岛旅游的基础上增加新元素、赋予新内涵,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全链条的康养产业发展。一是发展“康养+”民宿。充分利用好全省“两慢病”全周期管理和基层首诊改革试点以及慢病试点成果入选国家卫生健康改革典型案例这张“金名片”,定位于中老年人群和慢性病养护,在原有民宿集群观光度假的基础上,依托温州医科大学滨海校区、社区康复医疗机构等,开展心理健康、免费体检、养生讲座、健康养生膳食等体验活动,打造医养结合特色康养民宿群,将部分观光型旅游转化为阶段性修养和长期性住养。二是打造“青康养”基地。发挥洞头特有的“红色海霞”文化资源优势,着眼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满足青少年群体需求,围绕国防教育、爱国主义、军事体育、心理健康等,建设好海霞学院、海霞村、胜利岙军事主题公园,打造具有洞头特色的“青康养”基地,通过旅游推介,吸引温州、浙江乃至全国各地青少年,利用寒暑假前来洞头开展青少年康养活动,将洞头建设成为集民兵文化体验、海防旅游观光、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为一体的青少年国防教育康养体验基地。三是支持禅修康养产业。禅修养生文化历来受到普遍关注并容易被接纳,中普陀寺文化园的落成为禅修养生文化在洞头的兴起提供了绝佳的福地,旅游、民宗等部门要以此为契机,实现与中普陀寺、永福禅寺的互动,有规划性地发展禅修文化游线路,将禅修养生文化纳入全区康养产业范畴,共同策划祈福、放生、传统文化等各类活动,联办书法、书画、禅学研究、传统文化教育等活动,为康养产业带来新内涵。

三、出台优惠政策,强化要素保障,实现招大引强。为支持、鼓励康养产业发展,国家和省市陆续出台了一些优惠扶持政策,我区也开展了康养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但还需努力探索改革路径。一是针对老龄化问题,加大政府投入。养老问题事关社会和谐与稳定,随着我区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发展社会化养老机构及相关产业,满足社会化养老的迫切需求,是政府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解决社会化养老应该以政府投入为主导,一方面要建设好普惠型的公办养老机构,以解决大部分老人的养老需求;另一方面针对选择居家养老的老人,也要给予相应的关怀和帮助,通过设立家庭养老床位、家庭病床等形式,获得相应补助,以减轻家庭经济压力。二是聚焦产业发展,制定优惠政策。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投入”的运作方式,出台与全域旅游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政策相配套的扶持政策,在融资、土地、环保、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发展中高端康养产业,让投资者获得一定的经营利润,不至于亏本经营而无法发展。例如在土地要素方面,建议参照外地经验,实行“整体规划,局部征地”的方式减轻企业负担。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基础配套。对符合洞头康养产业规划、固定资产投资额较大的康养项目,要设立专门办事通道,快速办理相关审批流程,让康养产业项目尽快落地。同时,要完善道路、水电气、停车场、医疗院所、健身场所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例如针对半屏岛交通瓶颈问题,建议加大停车场建设力度,同时研究通过水路进岛的方案。

四、加快人才培育,实施智慧养老,提升服务水平。康养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主力军,提升服务水平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根据我区实际,应该从医护人才培育、康养产业团队引进和智慧养老系统建设等三个方面入手,提高康养产业服务水平。一是努力培养专业医护人才。建议政府相关部门根据我区康养产业发展需求,依托温州医科大学滨海校区,有针对性地开展订单式专业人才培养,合作创办洞头区康养产业人才培训基地,为我区康养企业、医疗机构、养老服务机构等,开展康复医学、公共卫生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及康养服务等继续教育的培训,助力我区康养产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二是积极探索智慧养老实现路径。建议区民政局联合卫生健康局、各乡镇街道建立全区老年人专项健康档案,在此基础上,由区大数据中心主导,联合建立数据中心、呼叫中心和服务平台,为居家老人提供养安全监护服务、医疗健康服务、生活便捷服务、情感娱乐服务等全天候健康与生活监护服务,将老人、政府、社区、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等紧密联系起来。例如通过SOS紧急求助设备、智能卡求助、电话求助等方式联系并作出紧急处置方案,也可以为老人提供包括家政、维修、点餐、代购等多个方面的生活便捷服务。三是大力引进康养产业人才。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大数据背景下,满足康养产业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紧缺,建议联合温州医科大学滨海校区,成立洞头区康养产业顾问团,出台人才优惠政策,面向全国和省市招引一批康养产业方面的专业团队、专业人才,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洞头籍在外医学人才的联系,让他们为家乡康养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