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洞头区八届二次会议提案选登(十一):关于进一步健全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提案
发布日期:2018-04- 24浏览次数:字号:[ ]

八届二次  第 57 号

 

政协温州市洞头区委员会提案

 

案    由

关于进一步健全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提案

提 案 人

李素勤

界 别

卫生界

联系电话

13858820830

通讯地址

洞头区北岙街道新城商厦四楼(妇联)

建议承办单位

区卫计局、区编办、区人社局、区财政局

附议人姓名

联     系     地     址

联 系 电 话

 

提案审查意见(以下由提案审查机构填写):

立案情况

☑立案      □不予立案

类    别

□政治建设  □经济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 

 □生态建设    □人民生活    □综合

审 批 意 见

备注:请通过洞头区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dongtou.gov.cn/)“建议提案”和洞头政协网站(http://zxb.dongtou.gov.cn/)“提案管理系统”提交电子文档提案。

内容:

关于进一步健全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提案

医疗改革作为一个世界性难题,涉及群众的健康福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在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如何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如何让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成为其中的重中之重。如今,从“北上广”大医院的人满为患,到“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秩序逐渐形成;从应对每年近80亿的全国诊疗人次,到80%的城市和50%的县(区)开展了分级诊疗制度和责任医师签约服务试点工作,在破解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上,我国方案已显露优势。

目前,我区医改工作进入深水期,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助推我区医疗卫生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一、存在的问题

(一)人事编制问题。我区卫计系统存在编制严重不足,医疗人才结构配置不合理问题,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在建区中医院人员编制等与评审核准编制存在很大差距,这与当前医疗卫生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的趋势,明显存在结构性矛盾。由于未提早谋划编制招录和人才的培养,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级医疗机构存在后续无人干,区中医院建成后,将存在无法正常对外开诊的状况。

(二)基础设施建设问题。随着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设施的老化、破损,严重影响了基层百姓就诊服务需求。如北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处文化街中心地带、半屏社区卫生服务站业务用房位于半山腰,交通不便利,大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宿舍用房评定为C级危房待拆建等。

院前急救是一个地区改善投资环境和人民安居乐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区仅设立了区120急救中心和大门急救站,日常急救工作主要借助于公安110指挥中心电话指挥,没有独立120指挥系统,院前急救网络体系尚不健全,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医疗保障的需要。

(三)体制机制问题。目前我区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存在对口实用医务人员招录难、引进难,医共体内人员难以流动的现象。这些问题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偏弱,已严重制约着分级诊疗制度和责任医师签约服务工作的有效实施。此外,医保门诊、住院两者报销比例缺乏合理的杠杆作用,导致许多无需住院的患者套用政策住院,不仅让医保资金流失,而且浪费了卫生资源。

二、几点建议

完善医疗保障机制和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全面覆盖,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全科医生培养培训,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质量,使得农村居民得到小病不出乡,城市居民享有便捷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是改革的最终目的。为此,我提以下建议:

(一)瞄准短板,着力破解社区卫生服务站发展难题

根据医改方向和我区实际,今后几年要重点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投入。一是结合大拆大整、大建大美,村居建设、养老照料中心建设等有重点、有步骤地改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用房问题。二是争取财政支撑,逐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站卫技人员待遇,将基层返聘医技人员待遇纳入财政预算,稳定社区卫生服务站专业技术队伍。三是将卫计信息化建设资金和规划纳入到智慧城市建设中去,加强对智慧健康信息化项目建设,包括远程医疗项目、移动健康、区域影像云服务系统项目、居民健康监测和预警干预系统建设等项目的建设,形成长效机制。

(二)政策支持,努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服务水平

一是需要人事、财政等部门支持帮助卫生部门出台人才培养和补偿政策,鼓励区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医疗机构,继续通过“双下沉、两提升”路径,采取“传、帮、带”办法,提高我区基层医务人员业务水平。二是建立高度灵敏的120急救指挥调度中心,建议纳入市急救中心统一指挥调度,进一步缩短调度指挥时效,确保在突发时作出快速、准确反应。全面完成1个中心(区120急救中心)、4个站(大门、灵昆、霓屿、鹿西急救站)等建设,科学合理建设急救用房,标配急救车辆、相关急救设施和人员,形成以区急救中心为核心、急救站为枢纽、院前急救为补充的全区覆盖急救服务体系。三是设立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培养专项资金,鼓励基层医疗机构把优秀人才、业务骨干等选派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培训,进一步强化医务人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培训。

(三)固本创新,助力推进区域融合型医联体改革

一是允许基层医疗机构打破绩效总额,对结余资金二次分配,激发基层卫生机构活力。二是提高街道(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差额编制人员财政预算补助标准,并建立健全政策性亏损消赤机制。三是制定 “总额预付、结余留用、超支自负”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进一步体现“越往基层、报销超高”的导向,同时加大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力度,引导城乡居民基层首诊、合理分级诊疗。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